11月10日,公管学院2011级本科生赵欣在图书馆翻阅着刚刚借来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为读书会新一期的交流活动认真做着准备。“大家在一起读书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她笑着说。自2011年11月份加入了学院的315读书会以来,赵欣在读书会“享受”了整整3年。
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获评校“三好员工标兵”的赵欣现已成功保研北京大学。“平常没事就喜欢自习和看书。”生活中的赵欣大多数时间都在图书馆和自习室里度过,而很多女生比较关注的服饰打扮这类琐事她则毫不在意。听课、考试,每件与学习有关的事赵欣都认真对待,她总希望自己能比其他人更认真一点。凭着这股认真劲儿,赵欣的加权连续两年排在班级第一。谈及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赵欣说,315读书会对她影响最大。“我比较喜欢读书,而且我认为大学期间应该多读些书。”
2011年,刚读大一的赵欣得知学院有个315读书会,立刻心生向往。带着“多读一些书”的想法,她成为了读书会的一员,和一群有着同样爱好的小伙伴们走在了一起。赵欣的选择是对的,每个周五晚七点的读书交流会都带给她不一样的收获。“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吴淼老师在读书会上告诉我们,要读书,更要读社会。”赵欣说,自己牢牢记住了老师的话,并利用多种机会参与社会实践。
“听说老漂族这个群体也是在读书会。那时候觉得这个群体挺特别的。”2012年5月,赵欣在读书会学习中得知“老漂族”这个群体的存在,并报名加入了对该群体展开调研的小组。赵欣说,一开始只是出于兴趣加入的小组,至于结果如何,自己没有想太多,“开始只是跟着老师做,根本没去想得奖之类的”。
报名参加调研的有27人,最终小组成员只剩下7个,调研开展得挺辛苦。他们调研了武汉6个市辖区共1000多名老人,撰写完成了一份10万多字的调研报告。第13届“挑战杯”全国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前夕,为了交出一份漂亮的调研报告,赵欣等人向学院借了一间小教室,利用一周时间反复修改:“那时候,我们每天凑在一起讨论、修改,整理数据、参考文献,最终完成的那份报告已经是第五版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赵欣等人撰写的调查报告——《物质性融入与社会性漂泊:老漂族城镇化困境——基于湖北省武汉市的调查与思考》 获得了“挑战杯”一等奖。赵欣说,自己并没有太在意奖项,虽然她为这份调研报告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我觉得不是每一份付出都一定会得到相等的回报,我们不能只为了结果才去做事。”在她看来,读书和调研已经成为老员工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但可以扩宽视野,还能对社会有更深了解。“读书也是读社会。”暖暖的夕阳洒在女孩的脸上,她笑得温暖而含蓄。(转自华中大新闻网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