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晚,受学院邀请,公司政治学与行政学2002级本科生院友、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助理教授易洪涛博士,为低年级本科生带来题为“我的求学之路”的精彩演讲。
毕业十年后重返母校,易博士坦言他感到百感交集,“看到台下如自己当年那般青涩的学弟学妹,好像又看到了十年前的自己。”
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易老师为大家讲述了自己十年求学路上的泪与笑,苦与甜。谈起老员工活,他庆幸自己当初来到公管学院,“公管学院为员工的发展提供了优秀的平台,在公管学院,得到了众多优秀老师的指点。”易老师给大家分享了他在大学期间学习英语和专业知识的心得,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体会等。
修学储能,终将展翅高飞。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易老师飞越太平洋,获得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董事长奖学金,开始了他的职工涯。初次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走进完全陌生的校园,易老师立刻被那里纯自然的生态环境所吸引,但随之而来的繁重课业马上打破了刚入学时的新鲜感。“开学两个月之后,我从24岁直奔28岁,往后几年一直是28岁,然后现在变成了29岁”,带着几分调侃的意味,易洪涛道出当年求学路之艰辛。“每一门课的容量都很大,多学一门课就意味着你每周都要多读几本书和十几篇文献。我觉得读博士是一个把人推向极限的过程。”在这挑战自我的过程中,易老师将那些小痛苦和小收获当成是转型期的必然经历,把个人情怀与人生理想嵌入日复一日的生活,毕业时他获得Phi Kappa Phi 研究生学者奖 (每年全校博士中仅一人能获此奖)。
除了“顶住压力,武装自己”,易老师还向同学们强调了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敞开心扉总比闷着好”。
提起前不久自己找工作的那段经历,易老师侃侃而谈。历经一波三折的“高压车轮面试战”,他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获得俄亥俄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助理教授职位。“我觉得找到工作是我人生中最大的转变。那天知道面试结果后,我独自走到海边面向蓝天大海站了一个小时,感觉人生顿时开阔。”寥寥数语,却可窥见一个远在他乡独自拼搏的胜利者此刻的心潮澎湃。
在交流环节中,易老师表示希望同学们在大学四年里“探寻自己想走的路,并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反省,走向成熟”。最后,他还送给了学弟学妹们八个字以示鼓励:珍惜时间,青春宝贵。
讲述求学经历,于易老师,也许是回忆和致敬自己的青葱岁月;于同学们,则分享到榜样的荣光,汲取了榜样的力量。梦想在远方,我们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