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上午,《反贪审讯秘笈》新书交流会暨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研讨会在公司成功举办。《反贪审讯秘笈》作者、武汉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杨耀杰同志、武汉市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处长陈正军同志、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斌雄教授、湖北中医药大学纪委书记陈建华教授、湖北省省委党校黄金桥教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唐坤研究员、武汉市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处副处长李海虹同志等一行八人前来学院出席了研讨会。公司纪委副书记艾一梅同志,经理徐晓林教授、副经理陈鹤教授,公司党总支书记马冬卉同志,学院王冰教授、刘彩虹副教授等教师作为东道主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徐晓林经理主持,他代表RAYBET雷竞技向各位与会的领导与专家表示了感谢,希望与会的各位领导与专家秉持发扬学术自由、学术批判精神对《反贪审讯秘笈》一书充分交流,畅所欲言。
艾一梅同志代表校纪委监察处对杨耀杰副检察长一行前来公司参与研讨会表示了欢迎,对《反贪审讯秘笈》的写成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该书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随后,本书作者杨耀杰副检察长就书籍的写作过程、写作思路、写作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他首先对本书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说明,本书是根据他在检察院系统二十余年的办案实践经验进行的系统总结归纳,将原有来自于个人工作笔记、工作日记中碎片化的反贪审讯实践经验加以整理最终形成了本书。在关于本书的写作初衷上,他谈到这本书的写作包含了他的三个心愿,第一是目前基层检察人员在具体办案能力建设上有所缺失,价值取向、工作视野上有所不足,希望该书能够为年轻一代的基层检察工作人员提供参考;第二,他已逾五十九岁,即将退出检察工作一线,希望在退休之前对自己一生的事业加以总结;第三,希望能将个人的工作与爱好紧密结合,在书中得以呈现。
在简单介绍了写作该书的心路历程后,杨耀杰同志着重对该书写作中一些细节进行了说明:在书名——“秘笈”的背后,实际上包含的是个人的原创和个人对于反贪审讯工作的认知,以及从业多年以来对于工作的深刻感受。在该书公开发行前后,不少同事、同行认为该类具有较强指向性的工具书直接面向社会发行,反而会增强了贪腐人员的反侦察意识。杨耀杰同志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理解,他指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告知反贪审讯的手段与方法就是从主观层面增强对贪腐人员的威慑,让他们真正从“不敢腐”走向“不想腐”。他以孙子兵法作为例证,孙子兵法在全世界有着深刻的影响与传播,但并不是每个人背诵之后都会打胜仗,使用者需要对不同谋略的时机、客观场景有着深刻的理解,才能克敌制胜。反贪审讯技巧的运用如出一辙。他认为内容的独创性,和观察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而形成的超前性共同构成了本书的特色。最后,杨耀杰同志就书中的两个重点问题:侦查关系与侦查力、侦查力与侦查势向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做了专门的解读。
武汉大学的李斌雄教授在杨耀杰同志发言后,对《反贪审讯秘笈》的出版表达了高度的肯定,并以构建职务犯罪审问方法论为主题做了发言,他认为该书图文并茂,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是国内相关研究体系的创新之作。该书具有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论述职务犯罪方法的系统性、研究相关问题的时效性等特征。并对图书的修订再版工作提出了个人的建议,认为应该在反贪审讯实践具体工作之外,提升书籍的思想性,使更多基层侦查人员能够更容易地受益于杨耀杰同志二十余年在反贪一线工作的经验。
湖北中医药大学的陈建华教授认为该书是实践与理论的融合,对反贪审讯的诸多规律进行了把握与探索,对于如何找到突破口进行了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剖析。湖北省委党校的黄金桥教授对杨耀杰同志的专著进行了高度赞扬,认为杨耀杰同志的工作是立功、立德、立言的全面过程。对审讯工作在法治反腐中的定位问题,以及图书的体例等细节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湖北省社科院的唐坤教授则表达了对于该书后续研究的充分期待。最后徐晓林教授做了总结发言,认为该书可以通过多次修订,将其中的内容进行进一步深化。
与会各位领导与专家还就新形势下的吏治、官员晋升制度、预防职务犯罪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内容充实,交流气氛热烈。参会的人员还有武汉市江岸区检察院副检察长何伟同志,武汉市检察院刘越文同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