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0日下午,公司在二楼会议室举行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动员暨经验交流会,邀请钟书华、谭术魁两位教授为学院三十余名教师及博士后进行经验传授,此举为进一步提高学院教师申报下一年度国家级基金项目的举措之一。会议由党总支书记何流清同志主持。
钟书华教授先后主持四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多项科技部、教育部重点课题,在基金申请方面拥有丰富经验。他从项目选题、课题论证和前期研究积累三方面详细介绍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申报技巧,提出项目选题的“两结合原则”(即结合“创新性强、在学术前沿较少有人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关注、迫切需要、重点解决”的社会价值),强调在课题论证中要做到文献综述部分高度概括及详略得当、研究内容部分思路新颖及重点突出、研究难点部分明确扼要和方法突破,同时还指出前期研究要有充分的预研时间保障和重要成果支撑。他特别强调,申请书的撰写质量是成功申报者的“敲门砖”,一份优秀申请书是打动评委的“法宝”。
作为今年公司获资助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谭术魁教授以新立项课题“‘小产权房’问题的实证研究”为案例,将申报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和切身体会向大家娓娓道来,宛若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他从自己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之间的抉择谈起,比较了两种国家级基金在立项要求、前期准备、报告撰写的具体区别,然后结合自己在今年申报课题过程中有关选题立论、研究价值、研究内容、研究难点及前期工作基础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及心得体会,从内容质量和撰写形式两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述,最后总结指出,申请书中研究内容质量、研究基础、申请者态度是影响申报成功的关键因素。他还以“多次进宫”自嘲,说自己连续五年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擦肩而过”,这其实正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的写照,再一次印证谭术魁教授今年获得基金资助得益于他的长期坚持和常年积累。
公司科研秘书张毅老师对比三年来公司两类国家级基金项目申报及立项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公司在基金项目申报上存在的不足,并将学院领导在申报准备、青年基金项目申报、基金项目奖励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进行了传达。
最后,何流清书记对公司的基金项目申报动员暨经验交流会进行总结。他认为,基金项目申报工作是“功夫在诗外”,需要长时间的准备和积累,因此他特别要求各位教师和博士后早作准备,利用暑假时间做好项目选题和文献综述工作,将更多的时间用于申请书反复修改和同行交流讨论,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司教师申报国家级基金项目的质量,争取在明年的基金项目申报工作中获得更突出的成绩。
据悉,在此次基金项目动员暨经验交流会之后,公司在下半年还将陆续举行相关经验交流会及开展申报项目评议工作,分四个阶段从青年基金项目申报经验交流、选题论证、申请书评议、申请书复评等方面严把国家级基金项目申报质量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