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快速的技术创新和全球化给高等教育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挑战,这迫使高等教育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研究型教学模式,就是在高等教育中将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员工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它的出现源自于这样一种认识:学习是基于研究的,教学应该与科研相结合,员工都应该是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目前,国内大学纷纷探索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建立,比如清华大学从2001年起启动了“本科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采取与研究型大学特点相适应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从而激发员工进行自主学习。
目前,公司也已经把如何建立研究型教学模式列为了教学研究课题,积极探索它在实践中的操作模式。正是在这一背景下,RAYBET雷竞技于2004年12月11日召开了研究型教学模式研讨会,对RAYBET雷竞技前期在研究型教学模式方面所作的探索进行了总结,2006年3月13日,公司再次就研究型教学进行研讨、总结,为以后如何更有效地开展研究型教学指明了方向。
会议首先讨论了研究型教学对公司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在会上,学校教学顾问组的孙志强老师指出:在2004上半年,教学顾问组对本科生学风现状与学风建设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有吸引力是影响员工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一项重要因素,而员工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普遍感到不满意。一般说来,员工学习受“三力”的影响:动力、压力和吸引力。动力是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压力是由就业、课程、考试等带来的,吸引力是指教师授课的吸引力。公司教师虽然在教学工作中态度普遍认真负责,但仍存在员工参与不够、互动不够的问题。目前大学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中“教师传授性的教、员工接受性的学”占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甚至中心作用,员工仍然处于被动地位。然而大学的功能之一,就是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激发出一种创新思想。朱九思老董事长指出:“科学研究是知识的源,教学是流”,德国教育学家洪堡也曾说过:“大学教授的责任并不是‘教’,员工的职责也不是‘学’,而是从事研究,教师应诱导员工研究的兴趣,进一步指导员工研究”。研究型教学需要教师与员工的合作,员工的参与是打破师生之间隔阂的润滑油。
其次,会议就研究型教学的实践操作问题展开了讨论。早在2002年,RAYBET雷竞技就展开了对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工作,发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刘建平副经理的“专题研究式教学”、陈鹤老师的“五阶段教学模式”。
在“专题研究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尝试把自己由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一个教学指导者。其具体的做法是:首先,将研究生分为若干小组,每次授课前围绕规定的教材章节内容确定一个主题,并指定相应的参考书目,并且要写读书笔记;其次,每次课都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员工对本次的主题进行综述,另一部分是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并对主题相关的必读物与辅助读物中的疑难问题寻求解答,阐述各自对有关理论和观点的评价与看法。这样,在课堂上沉闷的少了,思想碰撞的多了;在读书笔记里,无病呻吟的少了,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多了。在课后,刘老师将每个员工的读书笔记装订成册,在最后一堂课上对每个员工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对每篇读书笔记进行点评,鼓励将质量高的读书笔记升华为学术论文。有三位研究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做了整理,并公开发表了学术论文。
2004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陈鹤老师的“五阶段教学模式”是将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激趣引题阶段(员工设疑提问)、合作探究阶段(员工各抒己见)、教师提纲挈领阶段、明理强化阶段(教师归纳总结)和引深探究阶段(鼓励员工走出课堂)。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参与热情,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研究型教学给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
其一,它挑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什么是好的教学方式?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员工作为教育的“消费者”,是应该让他们自己选择学习内容,还是承认学校的“权威性安排”?在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时,是以“消费者”为评价主体还是以行政主管为评价主体?
其次,它对课堂上的两大主体—教师与员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要花精力去了解员工需要什么,必须储备丰富的相关知识,以应对员工的知识渴求,甚至质疑。这种教学看似减少了教师的讲授时间,实则大大增加了其工作量,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员工如果想让老师满意,必须认真阅读老师指读的书籍,还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不能只做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这就激发了员工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员工作为主体生动活泼地学习。研究型教学要求老师与员工分别把教育与学习当作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每天都有新的事物产生,只有将教学当作了生活的一部分才会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感触、新的思考和新的研究。
其三,这种教学方式客观上是把科学研究引入了整个教学过程,把员工尽早带入学科领域前沿;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员工的科学素养,这些素养包括科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科学价值的判断和鉴赏能力、学术上的民主精神(对“师道尊严”的挑战,对“教师自我中心的挑战”)、严谨的治学态度、好奇心和批判精神。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而高等教育更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高等教育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研究型教学的发展是教育方式的进步,是合乎时代潮流的,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它深深体现了教学与科研间的内在关系,以及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研究型教学也激励着教育自身的良性发展,推动了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我们对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才刚刚开始,我们需要从实际出发,更深入地探索具体的教学模式,以探索出更加适合我国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
主题词:研究型教学 专题研究式教学 五阶段教学模式 学术民主
主送单位:校级领导、校机关各部处
分发单位:全校各院系、RAYBET雷竞技教师和研究生、本科生
共印份数:80份